学院新闻

化工系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6-22
浏览次数:
来源: 管理员

责任编辑:王路娟

6月20日,化工系全体老师集体学习了吴岩司长关于“质量意识 质量革命 质量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三部曲””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做出本世纪前三十年高校教育发展正在经历着从“质量意识”走向“质量革命”,然后达到“质量中国”的重要判断。

1.质量意识

高校对于“质量意识”的认知经历了三件重要的事情:一是2009年开始的合格评估;二是2013年开始的审核评估;三是2012年大规模开展的专业认证。真是历经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之后,中国高校开始普遍的强化了质量意识,树立目标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我们的审核评估,第一次用中国的话语体系制订中国的质量标准,该标准可以概括为“五个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针对该指导意见,高教司实施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文化建设工程”,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建立点面结合、周期性评估和常态监测相结合的多方质量保障机制,开展专业认证,实行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完善质量监测网络和数据平台。并于2018年1月份,正式发布了全世界第一个高等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一“国标”覆盖了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体现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特点是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有“定性”又有“定量”。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去10年的工作重点关注平台的建设,可以概括为一平台、二支柱、三保障。一平台——我们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二支柱——院校评估和专业认证;三保障——内驱力、外推力、影响力。在合格评估中确定了“四三二一”(四促进:经费、条件、管理、质量,三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二突出:突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一引导:引导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审核评估中重点强调“一二三”(一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突出:突出学校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三强化: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专业认证可以细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进展经历了最初的认证专业数的个位数、十位数,2016年已经增长到了的百位数。截止2018年底,已有全国231所高校的1193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还要评选400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2019-2021年的三年要评选1000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

只有当中国大学、中国高等教育普遍重视了质量文化建设,中国才有可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所以我们要把质量意识、质量革命、质量中国这“三部曲”作为建设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实现路径。如果质量文化内化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内生意识,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有可能从成熟走向卓越。

2. 质量革命

世界在变,世界高等教育同样在变。UNESCO2015年报告开篇提出,教育必须改变,深刻的改变,是整个高等教育形态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新的教育形式,以培养当今和未来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在中国同样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我们绝对不能让它擦肩而过。

我们中国高等教育也正在经历着“三变”。超前识变,没有变之前你要认识到,而且准确地认识到;积极应变,他变了,我怎么变?还要主动求变,积极应变还不够,我要先变,引导你变。“超前识变”,目前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今年的毛入学率将超过50%。终身学习时代即将到来,再加上智能+、互联网+,我们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阶段。 “积极应变”,美国在行动、欧洲在行动、亚洲在行动、澳洲在行动,大家都在变。“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提出“开环、自定义节奏”,麻省理工学院抓住了新工程教育转型,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创未来教育行动,伦敦大学学院开展综合工程项目。变中也要有不变、有坚守。 “主动求变”,从中央重大文件中可以发现这种变化,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去年8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之前,中央文件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从“推动”到“实现”到“怎么实现”,是层层递进的。 “四新”实际上就是一场“质量革命”的变革。“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加快教育现代化2035,掀起一场意义深远的高等教育“质量革命”,需要推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

3. 质量中国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作为一流本科建设的中国方案,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成型成熟,我们在用我们的话语体系、我们的思路、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方案做我们自己的事,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标志着我们从原来跟随跟跑转到并跑领跑,某些领域我们开始领跑。

拔尖计划2.0跟拔尖计划1.0不一样。拔尖计划不是把学生教出来,是浸出来、养出来、熏出来、育出来;我们要培养全才,更要培养鬼才、天才、奇才、偏才、怪才。 卓越计划2.0和拔尖计划2.0不一样。卓越计划是一个百万计划,我们希望十年培养上千万卓越人才,拔尖计划是万人计划,我们希望通过十年培养40000人左右,二者差1000倍。卓越计划是一个大众计划,拔尖计划是一个小众计划;卓越计划有3个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区域标准,拔尖计划只有一个标准,只有国际标准;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建“金专”,拔尖计划是要建“基地”;卓越计划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拔尖计划瞄准后天、布局长远,前者是只争朝夕,后者是有定力“不着急”。

“六卓越一拔尖”2.0跟1.0的不同是四个词:拓围、增量、提质、创新,这是一个全国的计划。拔尖计划是一个顶尖的计划,但是地方高校有能力,也可以进入拔尖计划。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一个总体部署是推进“四新”建设。质量标准变了,原先的工科标准要变,原先的医科范围要变,原先的农科思维要变,原先的文科目标要变。怎么达到“四新”,完成三项核心任务: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拔尖计划我们要做现代书院制,这是我们要力推的一件事,从原来的“三化”(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变成“三制”(导师制、学分制、书院制)。“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不是一个项目,而是质量理念、质量标准、质量文化、质量体系的系统设计,建金专,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金课,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高地,要从原先的小理,建成“大理、大文、大医”,提升国家元实力——硬实力、软实力、健康力。总体部署上,新工科对应的是提升国家硬实力,新农科对应的是提升生态成长力,新医科对应的是提升健康力,新文科对应的是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是高等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布局。

通过以上三部分内容的学习,化工系老师进一步强化了“教书育人,质量为本”的核心办学理念。并且结合目前化工系正在开展的专业论证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工作,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积极献言献策。通过讨论,大家结合吴岩司长讲话,联系自己的教学工作发表深刻的感想,期待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积极打造金课,着力推进一流专业的建设,有序开展专业论证工作。


 

Baidu
sogou